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

臺大醫院 02:這座醫院怎麼會如此不凡?

上一次我們提到,台大醫院的設立,不僅僅有實際的醫院功能,還肩負著彰顯大日本帝國的先進代表的使命,為了達成這樣的使命,當時的日本人自然是花費了不少心力在這座建築上,那日本人到底放了多少巧思在這座建築上呢?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瞧瞧吧!


         當時的日本為了向歐洲學習,派遣了許多留學生前往當時工業革命的發源地:英國學習新知識與技術,而那正是「文藝復興樣式建築」當紅的時代,也正因為如此,這種建築風格也隨著這些留學生的返國而來到了日本。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,這種建築樣式是歐洲人獨有的,正好符合了他們「脫亞入歐」的理想,也是向週邊國家傳達出自己代表「先進」的好方法。而這些留學生中,就有一位是影響了日本建築非常深遠的建築師:辰野金吾,他回到日本後,不僅開始為日本規劃興建了一系列的洋式建築,後來許多出自他門下的學生,也承襲了他的風格,後世便把以辰野金吾為首的這一系列風格相似的建築,稱作「辰野風格」建築。

         說到辰野金吾建築師,在台灣的我們對他並不是很熟悉,因為他主要的作品都是在日本,我們沒有太多接觸到的機會,但是他有不少弟子後來來到台灣從業,也在台灣留下了不少「辰野風格」的建築作品,包括舊台中火車站、總統府,包括今天我們要介紹的臺大醫院都是採用了這樣的風格的建築,整個建築頗具文藝復興風格的特色。

英國-伯明翰大學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By Graham Norrie, CC BY-SA 2.0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10193606

         有趣的是,日本人學習的「文藝復興風格」,其實對於歐洲人來說,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涵,因為,文藝復興是從義大利開始的一場運動,當時的義大利的經濟因為工商業繁榮而蓬勃發展,逐漸脫離所謂的「黑暗中古」時代,那時候的義大利人就開始想,以前我們這裡可曾是羅馬帝國的領地啊~未來我們是不是也能回到羅馬帝國那樣的光榮呢?那如果要恢復到羅馬時期的光榮,我們的建築是不是也該開始採用跟羅馬時期一樣的風格呢?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,逐漸衍生出了輝煌的「文藝復興」時代,而當時的建築、藝術的風格也大受這樣的想法影響,出現了大量加入了羅馬建築元素的建築。

         這樣的風潮後來就逐漸從義大利開始擴散到歐洲各地,畢竟過去整個歐洲都曾是羅馬帝國的領地。可是對日本人來說,他們沒有恢復羅馬時期光榮的歷史淵源和情感,他們只是很單純發現,喔!這是歐洲現在最流行的,那我們就採用,僅此而已。
         後來,隨著時間的發展,日本人也開始反思,什麼才能真正能代表自身文化,而不是一昧的抄襲歐洲的一切,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反思,日本人開始了探索自身文化和進步之間的新建築樣式,造就了各種「和風建築」的出現。

臺大醫院
筆者拍攝

         回到當時的日本人,既然已經確定要用文藝復興樣式來設計這棟建築,那細節的部分要如何設計,才能呈現出他們所希望的效果呢?其實說穿了,他們採用的正是官方建築最常使用的「多層次」的設計手法,讓建築本身無法一眼看穿。

         首先,大家一起來模擬一下,我們如果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,來到這棟建築物面前會有怎樣的感覺呢?首先,一般民眾只能在前方這個小圓形廣場下車,建築物前方的車道,也就是所謂的「車寄」,是給官方人員使用的,所以,一般通常都是在建築前方下車,再步行進入建築;大家想像一下,當我們下車之後,必須要稍微抬頭才能看到這棟建築的全貌,因為它刻意地被放在一個略微高起的平台上,我們得先走上一小段的台階才可以到主要的出入口。出入口的部分也刻意設計成三層樓,讓它看起來比兩側的建築物高聳,且在兩側各設置一個塔樓,建築本體上方則設計了一個「山牆」在略為後方的位置,光是這樣的設計,就已經讓建築非常的有層次感了。

 臺大醫院
筆者拍攝與加註

臺大醫院
筆者拍攝與加註

         除了上述的量體規劃外,臺大醫院的牆面也有非常多精美的裝飾,這些裝飾,也都各自都有著自身的意義與由來。

         首先是大家都可以注意到,這棟建築再開口處的正上方,都會特別有一個倒梯形的裝飾物,那個就是我們常聽到「拱心石」。拱,是羅馬人的一大發明,透過「拱」這樣的結構,羅馬人才得以興建體積較大的石造建築,而以前在施作拱的時候最關鍵的部位,就是這塊拱心石,因為它是傳遞重量的重要構件。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,拱心石的結構功能才逐漸被取代,演化到後來,才成為了一個非結構的裝飾物。

         在拱心石的上方,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像徽章的裝飾物,其實這個裝飾原本是作為家族的重要象徵的家徽,根據不同家族特色會有不同的裝飾物,以代表這個家族的特色,後來才逐漸轉化成單純的裝飾。

    在家徽的上方,有著一個非常特別的柱子裝飾,它特別在哪裡呢?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這個柱子下面沒有其他的柱子,其實在建築的結構上來說這是非常不合理的設計,因為柱子要負責把支撐建築物的重量,通常下面都一定會有一個柱子來支撐,也正是在它轉變成裝飾而非結構之後,才開始有這樣的設計手法出現,讓建築產生出一種飄在空中的輕巧感,知名的藝術家及建築師:米開朗基羅,就非常喜歡使用這樣的手法。

羅馬競技場的拱和拱心石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由 Diliff - 自己的作品, CC BY-SA 2.5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2127844
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卡比托利歐廣場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由 William Domenichini - 自己的作品, CC BY-SA 3.0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835006

走入臺大醫院內部,馬上就可以看到非常寬闊的挑高大廳,上方有著非常精美的石膏天花。大廳週邊也依然採用了多層次的手法,在大廳的周邊也有著一圈走廊及拱圈,除了增加空間的效果外,這樣的設計也有效的避免了太陽直射進內部,而造成室內悶熱。
         另外,在室內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許多小巧思,比如牆角的部分就刻意設計成弧形,讓灰塵不容堆積,牆面也使用了兩種顏色的磁磚,讓空間看來更為豐富。

 臺大醫院內部大廳
筆者拍攝
臺大醫院內部大廳
筆者拍攝

臺大醫院內部牆角防止灰塵淤積的倒角設計
筆者拍攝

         臺大醫院自日治時期設立並使用至今,雖然內部的空間因為時代的演進,有過不少次修改建,但仍保留了當時的部分樣貌,雖然這些建築在現今看起來似乎都已經有點跟不上時代,但是它依舊保留了當時設計者的巧思和工匠興建的用心,希望透過今天的分享,能讓大家有一個新的視角來重新欣賞這位我們熟悉的「老朋友」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